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
扫描二维码关注手机版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员工之家

观摩学习信息化管理与BIM技术应用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17-11-30 17:02 来源:科技质量部 董鑫 阅读:8057次

      为了推进铁路集团信息化建设,提升铁路集团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借鉴上海轨道交通信息化管理先进经验和工作方法,学习铁路建设环境保护措施,2017年11月16日至18日,铁路集团项目建设质量安全信息化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主要成员前往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调研铁路信息化管理与BIM技术施工应用,并与中铁上海工程局相关领导、工程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进行深入座谈和交流。通过观摩学习,课题组成员进一步开拓了视野,收获较多,充实了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内容,学习到较为成熟的管理办法,体验到BIM技术在工程施工的具体应用,现将观摩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内容

      现场观摩了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等情况,重点针对建设项目信息化及BIM技术应用、参建单位信息化执行力度、信息化及BIM对项目管理的优势等三个方面进行调研,并结合铁路集团信息化开展情况对以下8个问题展开学习交流。

      1.建设项目中具体应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种类;

      2.已投入应用的信息化管理手段目前运转情况,需改进和注意的方面;

      3.建设项目可拓展的信息化系统内容;

      4.信息化管理手段应用过程中,如何有效控制数据失真或参建单位抵触问题;

      5.信息化管理子系统的费用情况;

      6.BIM技术地铁和铁路建设项目中的应用情况及BIM技术的优缺点;

      7.BIM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费用情况;

      8.BIM技术在建设过程各阶段管理和监督情况。



图1. 工地现场

      (一)项目概况

      上海市轨道交通14号线工程土建20标由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上海局”)承建,项目由锦绣东路站、金港路站、金粤路站三个车站组成。其中锦绣东路站位于规划金科路与金港路之间的锦绣东路上,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车站全长236米,主体规模236米×19.14米(净尺寸),建筑面积14948平米;金港路站位于金湘路与金港路之间的锦绣东路上,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车站全长338m,主体规模296.5米×19.14米(净尺寸),建筑面积16751平米;金粤路站位于申江路以东尚未开通的锦绣东路上,车站横跨金粤路,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全长236m,主体规模236米×19.14米(净尺寸),建筑面积14548平米。

      (二)信息化技术管理手段运用到位

      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项目运用二维码信息进行技术交底和监测数据共享,采用物联网实现人员的实时定位。


图2. 二维码技术交底

图3. 监测数据共享


图4. 施工人员实时定位

      项目建立了信息化管理平台,将成本管理、计量支付、电子日志、农民工工资支付、质量安全等信息化模块纳入平台,通过移动终端APP,使得参建人员实时掌握数据信息,提高了管理效能,降低了管理成本,有力的保证了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


图5. 成本管理信息化模块

      项目大力推行问题库,将项目巡查中发现的所有质量、安全问题拍照上传至系统平台,只有问题解决,相关记录删除,便于质量安全隐患的预防,提升施工人员质量安全意识。


图6. 问题库界面

      在工地现场,以地铁施工危险因素为场景,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VR虚拟体验,使体验者整个过程有如身临其境。增强了体验者的安全意识,同时激发参建员工主动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图7. VR虚拟体验

      通过视频监控和工区调度,对现场进度影像采集数据与BIM4D数据对比,得出实时进度差量,及时调整施工安排。通过沙盘定位现场人员设备的位置,结合各工程点的施工进度,按照“就近原则”调配人员设备,形成实时数据。

      (三)BIM技术在工程施工的充分运用

      地铁车站机电设备安装时,风、水、电、火灾报警、设备监控等管网系统涉及多个专业,这些“毛细血管”的搭配稍有不慎,就将对地铁运营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中铁上海局在上海轨道交通锦绣东路站、金港路站、金粤路站设计、施工中运用了BIM技术,制作出用于指导精准施工的三维模型,运用了碰撞试验,优化了设计方案,避免可能出现的盲目施工和返工损失,又便于地下隐蔽工程的可视化管理。

      利用BIM场地仿真模型,根据现场布置模型和施工进度要求,对现场布置动态模拟,优化施工车辆行驶路线,合理布置绿色文明施工设施,为重点施工区域细化设计提供参考。


图8. 优化场地布置

      项目利用车站周边地形数据及原状管线模型,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模拟搬迁,优化搬迁方案,节约业主搬迁成本和项目施工时间成本。


图9. 原状管线模型

      地铁车站土建结构施工前需设置大量的临时辅助结构,这些临时结构与永久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直接影响着施工。项目通过建立有效的“永临结构”碰撞检查机制,保障施工顺利。节约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图10. 永临结构碰撞

      地铁施工场地地形地质、交通管线、建筑物以及高压走廊等情况复杂,对工程施工影响较大。项目通过BIM施工环境模型,包含周边现状建筑物、地理位置和层高等地形数据三维模型,提高场地空间设计方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施工环境模型还可以优化施工车辆行驶路线,合理布置绿色文明施工设施,以及为重点施工区域细化设计提供参考等。


图11. 各阶段动态平面布置模拟

      地铁车站属于深基坑工程,基坑开挖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利用GEO5软件对基坑支护进行动态受力分析,增大基坑开挖安全系数。为基坑开挖施工的稳定,保驾护航。

 

图12. 基坑支护动态受力分析

      地铁空间小,专业多机电设备管线容易碰撞并影响净空。依靠BIM模型三维可视化,在设计阶段优化管线排布,避免管线碰撞,减少返工与浪费,节约成本,并保证净空要求。


图13. 管线优化前                

图14. 管线优化后

(四)信息化在标准化管理的具体体现

      课题组成员观摩了施工现场,切实体会到了信息化及BIM技术在施工现场的具体体现,项目利用BIM技术对工地现场材料堆场、道路、大门、钢筋加工棚、标养室等进行了动态平面布置模拟及优化,合理布置了绿色文明施工设施,确保平面布置最优,结合BIM模型分析,确定临时辅助结构方案,优化永临空间位置关系,BIM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工地现场施工标准化。

      车站预留孔洞安全防护到位,采用统一制作的防护栏封闭。


图15. 车站预留孔洞防护栏封闭

      清水柱等成品、半成品保护注重细节,保护规范。


图16. 清水柱保护

      工人上下基坑采用标准化的安全梯笼。


图17. 安全梯笼

      现场场地与管道管线布置规范化,施工动力用电入沟,照明用电采用架空线路。


图18. 管道管线规范布置

      钢筋加工厂增加了临时移动折叠雨棚,对于未及时入场的原材和半成品、成品保护到位。


图19. 折叠雨棚

      钢筋工程现场施工采用自制塑料混凝土卡块精确控制保护层厚度。


图20. 自制塑料混凝土卡块

      现场钢筋直螺纹加工全部采用角向磨光机打磨、力矩扳手拧紧、量规进行检查。


图21. 力矩扳手

      侧墙采用三角背撑大钢模施工,不仅拆装方便,更确保了混凝土外观质量。项目利用BIM分析检算大钢模受力情况,通过模型三维可视化分析支护加固具体措施,细致分解每一个加固点、渗漏点,确保施工质量安全稳定。


图22. 三角背撑大钢模

      (五)环保措施到位

      作为上海市新建地铁示范线,轨道交通14号线采取了多项环保新举措,确保了工程进度,降低了对居民区及交通的搅扰,减少周边环境破坏。

      工地临近多个大型居民区,为降低施工噪音,施工单位加高了四周的围墙,并采用最新可循环利用的新材料“吸音围墙”,让声音被墙体吸纳不反弹。而在人工电焊、切割作业点及切割机等设备外,都特制了小型移动吸声障,对噪声实施第二道拦截。


图23. 吸音围墙                

图24. 移动吸声障

      工地进出口设置了颗粒物检测设备,对施工现场空气中颗粒物(PM2.5)进行实时监测,监测数据接入现场中控平台,并显示在LED公告屏,一旦颗粒物指数超标,可启动预警和降尘水喷雾系统,喷洒降尘,喷头角度可调节,喷雾射程内无死角,喷淋管及喷头按施工现场需求区域布置,确保防扬尘又快又准。


图25. 降尘水喷雾控制系统

      钢筋加工场设置了防光遮罩,避免了焊接施工强光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图26. 钢筋加工场防光遮罩

      施工重点区域内的出入门内侧应设置车辆自动冲洗设备,并安装远程监控系统,冲洗排水槽底部应有3‰~5‰的向三级沉淀池内排水的倾斜坡度。


图27. 车辆自动冲洗设备

      二、学习交流

      现场参观后,中铁上海局与课题组进行了座谈,技术人员介绍了工程管理信息化管理平台,尤其是在计量支付、电子日志、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库等22个子系统在项目中运用。通过信息化技术,他们不但能够及时掌握项目建设的质量、安全、进度、投资等方方面面的信息,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将信息实时传递,及时解决问题,实现人在外,也能够实时解决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采取信息化报警系统,实现对拌合站、智能压浆、力学试验机质量数据的实时监控,存在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为工程质量提供了保障。通过BIM技术应用,能够及时发现项目建设中平面图纸出现的设计碰撞、大临设施的平面布置等问题,不但节约了施工成本,而且能够优化施工建设工艺,提高施工质量,对于项目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图28. 现场座谈交流

      课题组成员们结合本次观摩学习,联系自身工作,对集团建设项目管理提出了好的建议。

      (一)尽快推进信息化建设

      铁路集团信息化系统是对铁路建设项目质量、安全实时监控,数据实时上传,保证了施工安全,让“事后控制”变为“过程控制”,解决了质量安全数据的失真问题,解决人为因素造成的失真数据及质量通病。各建设项目应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做到简单、实用,性价比高,并能够借助铁路集团信息化平台,建设自身信息化管理。进一步明确各建设项目信息化实施方案,理清管理职责,加强人员培训,统一系统配置。

      (二)完善铁路集团信息化系统

      铁路集团信息化系统包含了拌和站实时监控、第三方检测数据集成、运架梁、地基处理、试验数据远程监控、沉降观测、路基连续压实、智能张拉压浆、围岩监控、视频监控、设计变更、前期手续等12个子系统,建议结合本次调研情况,进一步研究计量支付、农民工工资、二维码、移动布控等的可实行性,预留接口,将好的信息化系统纳入铁路集团信息化平台中。

      (三)落实应用BIM技术

      各建设项目应结合本次调研成果,明确BIM技术在设计、施工、运营阶段的需求,安排专人开展BIM工作,并将BIM模型接入信息化平台。利用BIM技术指导工程建设管理,最大成都发挥BIM优势,下一步,建议各建设项目多组织参观BIM技术应用展示,并从建设单位了解BIM技术的优势、不足,查漏补缺。

      (四)加强环境保护力度

      各建设项目要充分借鉴上海轨道交通在环境保护方面好的做法,学习管理手段,特别是在抗霾降噪方面,应在工地现场推广应用PM2.5监控设备,并与自动喷淋系统、环境监控系统互联互通,充分发挥信息化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

      三、下阶段工作安排

      (一)全面推进铁路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不断深化“标准化”建设工作。

      推进“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是铁路集团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建设管理新理念的重大举措,是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铁路集团深化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现代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各建设项目一是应高度重视信息化管理工作,将信息化、BIM技术应用到实处,将铁路集团质量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成为“性价比最高”的信息化系统;二是成立集团“施工标准化管理工作小组”,全力落实推广城际铁路施工标准化管理工作,制定标准化管理工作内容,加强对标准化管理工作考核;三是成立集团“BIM工作小组”,学习BIM技术,结合项目进展,制定切实可行的BIM工作实施计划和工作节点,落实BIM管理,确保BIM系统的实用性;四是加强信息化“双考核”制度,铁路集团应加强对各建设项目信息化工作的考核力度,各城际公司也应对施工、监理单位进行考核,并按项目开工的要求,对信息化实施工作进行验收,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执行能力;五是尽快开展信息化业务培训,铁路集团组织各建设项目对信息化管理进行培训学习,做好铁路集团信息化管理的宣贯工作,充分调动参建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六是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管理内容,确定信息化模块,明确工作节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化实施指南,指导相关工作开展;七是各建设项目应同步推进各项目自身信息化工作,督促各控制性工程施工、监理尽快编制信息化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并经各城际公司审查后报送集团公司;八是思考信息化管理对接工作,要将信息化工作与信用评价挂钩,思考工作开展方式方法,梳理工作措施,做好对接接口管理,切实把铁路集团信息化管理工作与工作考核紧密结合;九是出台招标文件范本,科技质量部牵头补充编写组人员,选择工作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充实范本内容,梳理出信息化模块与计量、信用评价的结合挂钩,将信息化管理要求纳入招标文件;十是各建设项目应制作信息化与施工管理宣传短片,对铁路集团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行系统的介绍,并要求设计单位高质量完成宣传动漫短片;十一是明确开通各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工作平台。11月30日前开通集团公司信息化平台,12月7日前开通西法南线信息化平台,12月11日前开通西法北线信息化平台,12月14日前开通西韩信息化平台,12月20日前开通阎机信息化平台。

      (二)需完善的具体工作。

      1.课题组应进一步研究“问题库”、“农民工工资”系统,完善分级报备制度;

      2.结合质量验收标准完善铁路集团信息化管理表格;

      3.调研铁路集团信息化管理系统拓展内容,研究计量支付系统、二维码、移动布控等可实施性;

      4.信息化科研合作单位要配足人员、设备,从技术、物力等方面做好建设项目全面开工的指导和配合工作;

      5.明确BIM与信息化定位。信息化作为质量安全主要监控平台,侧重于项目质量安全监控;BIM技术侧重于设计图纸的优化、减少设计碰撞,核实工程量、理顺工程工艺等;使信息化平台与BIM平台互为一体,互相补充。

      6.信息化平台应预留拓展接口,鼓励创新。一是优先完成铁路集团统一规划的信息化系统;二是各项目系统接入时必须保证铁路集团信息化系统运行畅通;三是各项目创新的好的平台,经过评审,先在各自单位自行试行,待成熟后由铁路集团统一推广,四是信息化管理工作要形成例会制度,经常组织开会,研究解决问题。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手机版网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