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MANAGEMENT
扫描二维码关注手机版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经营管理 -> 基层动态

赴温州及珠三角城际铁路学习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8-04-11 14:28 来源:科技质量部 2018前期组 阅读:5988次

      为借鉴省外成熟经验,加快陕西城际铁路建设,3月6日至9日,铁路集团牵头,组织西安市公铁航协调办、西咸新区城乡管理局、铁一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赴温州及珠三角城际铁路学习调研,并与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广珠城际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专题座谈。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调研情况

      (一)基本情况

      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担温州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前期、投融资、建设、运营管理及沿线资源开发“五位一体”职责,成立于2011 年,注册资本金20 亿元,市国资委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截至2017年末,市铁投集团总资产280亿元,净资产120 亿元,员工近800 人,下辖8 个部门、5 家二级公司、2 家参股公司及1 家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其中温州幸福轨道交通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和运营分公司分别作为融资、建设、运营主体。

      (二)管理特点

      一是灵活运用国家政策。如融资利用国家金融试点向民间集资15亿元作为资本金,融资方式多样:债务融资、股权融资、铁路基金、停车场债卷、500米范围捆绑用地、国开行政策性贷款等,将S1线申请为国家发改委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示范项目。

      二是创新建立行业标准。牵头设计、科研单位制定了市域铁路设计标准,并从企业标准申请为浙江省地方标准和铁道协会行业标准,简化了立项和验收程序,明确了设计和验收标准。

      三是统筹轨道产业布局。在规划阶段就综合研究了国铁、市域、地铁三网布局和融合,同步考虑了土地综合开发和轨道产业链延展。

      (三)调研相关问题

      1.温州市域铁路网规划及与国铁、地铁的衔接方式

      温州市轨道交通规划了S1、S2、S3三条市域铁路和三条地铁线路。目前,S1、S2两条市域铁路已开工建设,S3线和地铁已规划完成,按先建外围市域铁路、后建市内地铁的思路安排建设, S1线计划今年年底建成通车。

      所有线路均采用自管自营模式,未与国铁、地铁互联互通,各条线路间也不互联互通运营。与国铁采用并站换乘方式,与地铁可实现同站换乘(同一家运营主体)。

      2.温州市域铁路S1线技术标准选择及线路方案

      S1线采用120-140km/h的市域铁路标准,正线双线,供电采用国铁单相交流25kV牵引供电方式。

      线路沿利用既有铁路通道,以地面高架形式为主,进入主城区与高铁站并站设车站,通过预留的下穿通道和上跨人行天桥换乘。

      3.温州市域铁路S1线运营管理模式及运输组织方案

      目前采用自管自营模式,远期拟实现浙江全省跨市联营。市域铁路各线路、地铁各线路间均未跨线运营。

      列车和四电系统维护均采用与专业公司成立合营公司方式委托维护,列车委托青岛四方和温州铁投成立的合资公司,四电系统委托与中国通号、中铁电气化局成立的合资公司,线路设备尚未委托运营公司维护,逐步形成了比较成熟运维产业链。

      4.温州市域铁路S1线车辆选型、研制及进场等情况

      S1线列车选型吸收了国铁和地铁优点,委托南车集团自主研制了市域动车组,与国铁列车一致采用交流供电方式,列车长度同地铁,宽度同国铁,座位采用横纵布局,并设有站立区,开门4对,车站设屏蔽门。

      目前已生产32列动车组,计划2018年国庆节开通试运营。

      5.市域铁路接入国铁方案及审批办理情况

      市域铁路的轨道、信号、通信、信息系统全部独立运行,未接入国铁。列控采用点式ATC信号,通信采用TD-LTE系统。无线网络频道向省无线电管理局申请1.8G,带宽宜为10-15M。票务系统采用类似地铁的一卡通。

      二、广珠城际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调研情况

      (一)基本情况

      广东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广东省政府设立的省属国有独资企业,代表省政府对省内规划修建的铁路、城际及其他轨道交通进行融资、投资、建设和管理。集团下辖全资、控股及参股企业30余家。目前已建成莞惠、广佛肇、广珠三条城际铁路共计300公里,在建广佛环线佛山西站至广州南站段、广州南站至白云机场段、珠海至机场城际拱北至横琴段等8个项目共322公里,总投资约1395亿元。

      广珠城际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4年,由原铁道部和广东省各出资50%组建,由铁路方主导。2012年公司股权变为省铁投集团出资51%、广铁集团出资49%,但法人治理结构不变,仍由铁路方主导,董事长兼党委书记由广铁集团派出,总经理由省铁投集团派出。公司设有综合部、财务部、计划合同部、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经营管理部7个部门,负责广州至珠海、珠海至珠海机场2个城际项目的建设运营管理。

      广州至珠海城际铁路(含中山—江门支线)总长144.3公里,设22个车站,设计时速200公里/小时。2011年1月开通了广州南至珠海北段(含中山至江门支线),2012年12月开通了珠海北至珠海段,实现了全线贯通运营。2015年11月开行了珠海至北京西、桂林北长途跨线动车,2017年陆续开行了珠海至上海虹桥、贵阳北、长沙南、南宁东、昆明南、潮汕、郑州东长途跨线动车。

      (二)管理特点

      一是广东铁投集团为广东省发改委管理企业,项目立项由铁总和省发改委共同审批,工可由广东省和铁总联合审批,施工图经专家评审后,投资集团负责批复。

      二是项目投资中,地方政府承担比例较高,如在珠机线项目中,省方投资40%,市政府投资60%,同时地方政府以划拨土地或货币化形式弥补运营亏损。

      三是运营全部委托铁总广铁集团,实现与国铁互联互通。每开通一对图定跨线列车,地方政府按2000万补助。

      (三)调研相关问题

      1.珠三角铁路网规划及和国铁、地铁的衔接方式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实施方案共计16条线路,线网总长将达1438km,呈以广州、深圳为枢纽的“三环八射”基本构架。随着珠三角城际网主骨架的逐步形成,区域内还将规划惠河城际、广中珠澳城际等其他城际线路,届时线网总规模将达1863km以上。

      已建成的广佛肇和广珠城际铁路与国铁连通并跨线运营,莞惠城际目前单线运营,但留有与国铁接轨条件。城际铁路未与地铁联通,可采用同站分区或并站换乘,票务各成体系。

      三条线路均委托铁总广铁集团运营。目前正自建调度中心,预留自管自营条件。

      2.珠海、广州城际铁路技术标准及线路方案

      目前采用160-200km/h标准,后期主干线拟采用250-350km/h标准。从现场调研情况看均有接入高铁站、火车站规划,城际铁路普遍引入主城区,主城区段以地下线为主。

      3.珠海城际铁路市区段线路方案及相应措施

      珠海及珠机城际铁路市区段均采用高架地面线方式,线路进入了主城区拱北,客流吸引能力强,上座率达90%-140%,是珠三角城际中效益最好的。市区人口密集区设有声屏障。优点是投资省、易防汛、安全隐患少;缺点是拆迁量大、环评压力大。

      4.珠海、广州城际运营管理模式及运输组织方案

      目前,已建成城际铁路均委托广铁集团运营管理,广东铁投及下属公司不参与城际铁路日常运维工作。

      城际铁路与国铁互联互通,开行有跨线和跨省列车。

      5.珠海、广州城际铁路车辆选型、运行情况

      广佛江珠城际至本线的跨线大站停列车采用CRH6的200km/h车型,固定编组为8辆编组,定员586人(AW1);站站停列车采用CRH6的160km/h车型,为8辆固定编组,定员1488人(AW2)。广珠城际至本线的跨线站站停列车采用CRH6的160 km/h车型,为8辆固定编组,定员1488人(AW2)。

      珠海市区至珠海机场城际铁路的建设及资产管理由广珠城际公司负责,项目建成后运营管理方式暂与既有广珠城际一致,由广铁集团公司代为管理,珠三角城际网调度管理中心建成后,本线调度指挥及运营管理拟自行管理运营。

      6.城际铁路接入国铁方案及审批办理情况

      供电、信号、通讯、票务系统均采用国铁方式,与国铁互联互通,采用12306售票。工程验收委托铁总按国铁验收标准、验收程序进行。

      7.招投标形式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招标方案、计划、限价由铁投集团审核把关,招标由项目公司进行,向广东铁投集团备案。招标分为站前和站后两个大包,实行大标段总承包模式。

      8.工程变更管理情况

      以项目公司审批把关为主。超过项目公司权限变更的,由铁投集团出具审查意见,报省发改委审批。

      9.信用评价管理情况

      目前已对进场单位进行信用评价,由各项目公司进行考评。但招标时未采用信用评价结果。

      10.验收阶段的主要措施

      站后工程实施阶段即考虑运营单位参加,从静态验收阶段邀请广铁集团介入,现场检查建立问题库,实行销号管理。

      三、相关建议

      借鉴温州市域铁路、广东珠三角城际等建设运营经验,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1.优化完善综合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依据国务院2018年1月批复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和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要求,按照“统筹规划、功能协调、无缝衔接、综合高效”的原则,优化完善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三种区域性综合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实现支撑引领。

      2.城际铁路应尽可能进入主城区。从广珠城际铁路的建设经验和运营效果来看,要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实现可持续发展,城际铁路应尽可能进入主城区,提高服务水平。机场经西安南至西安东项目作为主城区与外围交通枢纽的快速轨道连接线,应采用沿绕城西-东西长安街-西安东站线路方案。

      3.结合运营模式选择线路建设标准。建议具有出省通道功能或需要利用国铁进入主城区的线路,采用250km/h及以上时速等级,优先考虑委托铁总运营管理。穿越主城区且与地铁网换乘较多的线路,建议优先采用市域铁路标准(120-160km/h)建设,可与地铁实现一卡通快捷换乘,工程验收及运营管理与地铁相似,不受国铁限制,审批手续简便,有利于加快建设和实现自管自营。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手机版网站 Top